缅怀革命先烈 感受廉政文化
——记工勘院第二分工会活动
12月14日,冬日里难得的艳阳天,工勘院第二分工会的50多名职工分三个地点乘车向历史古镇仓前镇进发。仓前不仅有“江南粮仓、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也养育出了淳朴的民风、杰出的人才。我们此行是参观章太炎故居和四无粮仓。
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参观了章太炎故居。章太炎(1869—1936),汉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学者。20多岁去杭州追随当时最顶级的国学大师学习,后参与办报、建立学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交往,致力于反清革命。多次流亡海外,得识孙中山、黄兴等,参与辛亥革命(此三人并称“辛亥三杰”)。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他为“一代儒宗、朴学大师,学问与革命业绩永垂史册,是浙江人民的骄傲”。章太炎故居临街面河,坐北朝南,属晚清砖木结构瓦房,宽三间、深四进。第一进为临街3间店屋,第二进为正厅,第三进为二层楼厅,章太炎即诞生于此,其中一间书斋是太炎青少年读书处,第四进为二层楼房。整座故居占地688平方米,章太炎在此度过了22个春秋。
我们来到故居后部的章太炎纪念馆,仔细聆听了解说员的讲解。通过纪念馆里的图、文、视频等资料,全面了解了章太炎先生的家世、求学经历,投身革命事业,以及在社会交往、讲习国学、弟子传流、学术成就、书法医学等各方面的成就。我们不仅被独具清代特色、结构巧妙、雕工考究的中式宅院所吸引,而且被太炎大师丰富的人生经历、渊博的学识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地折服。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仓前镇东北方向的“四无粮仓”,该陈列馆主要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余杭粮食人创建全国首批无虫(蛀)、无霉(变)、无鼠(害)、无雀(扰)“四无”粮仓的光辉历史,它是一座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为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粮食系统传统教育基地和省党史教育基地。“四无粮仓”精神的内涵是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追求和坚守的。
(工勘十处 刘丽娟)


参观章太炎故居、“四无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