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扬地球化学之长  向环保领域进军

——我院召开土壤污染治理研讨会

    编者按:我院始终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人专我特、人特我新”和“创新是寻找最佳化的过程”的创新理念。多年来,我院利用地质和地球物理优势,在工程勘察和工程物探领域长袖善舞,使得工程勘察和工程物探成了我院支柱产业的“两驾马车”,并在省内乃至全国赢得了广泛赞誉。但是,上世纪末开始,地球化学勘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今已近湮灭。当前,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我院要重振地球化学雄风,扬地球化学之长,向土壤污染调查、治理等环保领域拓展延伸,着手谋划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

 

    1月29日,我院在院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土壤污染治理研讨会,矿勘分院、物化遥所、岩土研究所、测试中心、总工办等十余位院内专家、技术人员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岩土研究所徐涛介绍了近期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的情况。他从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现状、土壤防治政策和法律法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解读、矿山废弃物堆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重金属监测技术、土壤治理设计与总包方面的资质要求等七方面作了详细讲解。与会人员对土壤调查防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十分感兴趣,对我院准备介入环保领域的前景一致看好。杜雄进、毛水木、朱国强等老物化探人踊跃发言,分析了我院参与环境地质的优势和劣势。他们认为,从人才方面看,我院现有化探专业人才在岗,还有生态环境专业的博士;从业绩方面看, 1990年起,我院先后完成了《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区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浙北平原区农业地球化学开发应用试验》、《浙江省环境、农业地球化学与浙西找矿地球化学研究》、《浙江省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等农业、环境、生态项目,初步积累了业绩;从分析测试看,实验室依然运作,虽然现在以分析岩土样品为主,但是只要在测试仪器、分析能力上拓展提升,即可满足环境方面的样品测定;从基础资料看,我院在上世纪完成的全省1∶20万化探扫面数据库独家拥有,可以提供当年未受污染的土壤背景值,这是极度稀缺的宝贵资源。

    蔡伟忠院长指出,要加强“大岩土”、“大地质”的理念。针对下步工作,院领导带头外调内研,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求突破入市场。与会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化探专业特长,测试中心要加强测试能力,经营管理科要抓紧时机,早日启动资质申请。他特别强调,1∶20万化探扫面的副样是不可再生资源,一定要保管好。

    何良军总工分析了我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现状,从我省“五水共治”、“两美浙江”入手,强调土壤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并对各位代表发言作了总结。他满怀信心地指出,从我院的发展历史看,物探人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只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啃不下的市场;同时,物探人还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曾在基桩检测规范还没有出台前,便锲而不舍地探索检测方法,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基桩检测仍为单位贡献较大的利润。

    会后,我院专门建立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QQ平台,以方便大家学术交流。

                                                                (总工办  严国英)

会议现场

 
 
CopyRight©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湖墅南路220号(浙江物探大楼)邮编:310005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