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勘局:构建大地质工作格局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地勘产业经济超百亿和经济总收入、生产增加值、利润、净资产(以2010年为基数)翻一番目标,浙江局提出了四大方面的新举措。
做优地质勘查业,构建大地质工作格局。积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力争提交一批新的矿产地和地热勘查开发基地;推进海洋地质工作,加快码头基地、勘探船和海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将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浅层地温能、地质遗迹保护等领域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与技术支撑。
做强支柱产业,实现地勘经济跨越发展。一是巩固和提升传统测绘产业。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全方位服务矿产、工程、水文、环境、农业地质和地质旅游等领域。二是延长加粗“大岩土”产业链。从单一的工程勘察拓展到岩土工程勘察、测绘、设计、监测检测、环评、监理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等领域。三是优化施工产业经济结构。以施工技术为依托,发挥岩土专业优势,不断拓展大、特、深、难、尖等项目。整合资源、提升资质和技术装备,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和工民建等领域总承包方向拓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大跨界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采取“搭船、借船和造船”出海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金融机构、各类基金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注重成果转化,实现技术、资源与资本市场融合,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
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事企分离。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为推动地质公益事业和地勘产业良性发展,该局争取于2020年底前完成局属地勘单位事企分离改革。经过5年过渡,将事企分离之后的事业单位建成能力突出、精干高效,能满足国家及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公益性地质勘查机构;将企业培育成为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治理、测绘、工程勘察和施工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集团。理清局、公司与院的管理责任和经济关系,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地勘经济运行新体系和适应市场需求,反应快捷、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